鼻骨骨折复位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健康小站最前线丨深夜翻山越岭转运车祸病人
TUhjnbcbe - 2022/9/5 9:21:00
EDM营销求职招聘QQ群 http://m.jpm.cn/article-124253-1.html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通讯员王博潘晓艳记者曹露婷

“我在四川甘孜州已呆了近三个月,对这里的生活也有点适应了。”两个多月前,我们曾聚焦钱报小时健康小站、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梅花碑社区卫生服务站全科医生王博的故事。

这个90后的年轻小伙自年研究生毕业后,医院,面对家长里短繁琐的医疗工作,王博以各种暖心行动,成了居民眼中可爱的“小弟弟”。

图注:小营中心为王博举行欢送仪式

7月22日,王博与上城区卫健局其他4名医务人员坐了3个小时飞机和10多个小时的汽车终于抵达距离杭州多公里的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他的支医医院。自此,王博要在这海拔多米的高原进行为期7个月的帮扶。

近日,王博向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讲述了一件他亲身经历的转运故事,这场争分夺秒的生命援救共历经3个小时。夜晚、低温、高山、重症......想起这些关键词,他仍心有余悸。

故事发生在本月中旬,那是晚上10点半,一阵急促的电话声叫醒了已休息的王博。

“王医生吗?医院急诊科,晚7点钟左右,在国道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共5人受伤,其中一人伤势较重,现在需医院进行治疗,但因急诊科人手不足,希望你能帮忙护送病人。”放下电话的王博急忙抓了件厚外套跑出宿舍。

十月的杭城,气温刚开始转凉;而这个季节的雅江,夜晚只有几度。在赶去的路上,王博能清楚得听见自己的呼吸声。医院培训时经历过这样的危急时刻,但同样情况发生在千里之外的雅江,到底要面对多少困难,其实他自己心里也没底。

重进急诊室,王博做了几个深呼吸,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患者多处颅骨骨折、鼻骨骨折、右眼重度挫伤伴视力减退、应激性溃疡伴出血。虽头颅CT结果未见异常,但患者自述看东西越来越模糊,因此不能排除迟发性脑出血的可能。

迅速准备后,王博跨上载有患者的救护车,朝医院出发。而他要做的,是密切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必要时采取相应急救措施。

图注:王博用手机记录下出发前的一幕

而从雅江到康定,要翻越折多山,这座山最高海拔四千多米,“吓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当地人对此深有体会,难度可想而知。

弯曲的盘山公路连绵不断,随着不断上升,倒坐在救护车内的王博产生了晕车感:天旋地转,胃里翻江倒海般难受,仿佛随时都要吐出来。

他把一个袋子套在耳朵上,以防不时之需,在黑暗颠簸的山路上,王博强忍着难受,

1
查看完整版本: 健康小站最前线丨深夜翻山越岭转运车祸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