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骨折复位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唐佩福
TUhjnbcbe - 2021/5/5 19:59:00

本文原载于《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年第9期

本文由新医院宋君涛医师推荐

帮助骨科医师正确认识骨折并发症,具备较好的意识去预防并处理并发症,具有指导意义。

骨折及手术并发症,顾名思义,是继发于创伤骨折或诊疗过程的另一种病症。其并非因医务人员的过失所致,而是与疾病本身的特点、患者体质以及医疗技术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一些并发症通常是难以事先预测并完全避免的,而且任何部位骨折及手术都有发生并发症的可能。尽管近年来国内创伤骨科救治水平与条件有了质的飞跃,但骨折术后并发症仍时有发生。据文献[1]报道我国创伤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最高达38.3%,给整个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如何有效减少创伤骨折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也是进一步提高我国创伤骨科救治水平的关键一环。

有些并发症是继发于创伤骨折本身而发生的,比如休克、多脏器损伤。休克是创伤骨折患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于骨盆骨折、股骨骨折、全身多发骨折患者。文献[2]报道骨盆骨折休克的发生率高达20%,而且多为失血性休克。对于休克患者的救治,目前主要是早期开启急诊综合救治模式,快速止血固定,输血输液纠正休克,这种治疗理念在临床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3,4,5]。但重症骨折患者发生休克的死亡率依旧居高不下,如骨盆骨折的死亡率高达28%~37%[6,7]。因此,骨折伴有严重休克患者的救治仍然是当今临床一大难题,需要深入研究。另外,骨折多发伤常伴有重要内脏器官的损伤,此类患者住院后第一处理要务并非骨折固定与复位,而是内脏器官损伤的诊断与修复。且往往有些患者内脏损伤临床表现并不明显,这就需要医生有足够的经验和密切观察。

有些并发症在目前医疗技术水平下难以早期预测,如脂肪栓塞。它对于创伤骨折患者是致命性的,多发生于长股骨干骨折及骨盆骨折患者[8,9],近年来在胫骨骨折患者中也有报道[10]。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是脂肪栓塞治疗的关键,监测无创脉搏血氧饱和度和乳酸水平有助于预测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发生。治疗手段大多属于支持性治疗[11],目前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早期固定、呼吸支持、精神管理及止痛等,虽然多数患者最终会痊愈,但仍有5%~10%的患者会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12]。

创伤骨科并发症虽然后果严重,但也并非无规律可循。随着国内外医疗水平进步,骨科医生对其认识不断加深,一些已经可以通过努力减少其发生或降低对患者的危害程度。如筋膜间隔综合征,它是创伤患者早期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会导致患肢坏死,坏死组织释放大量*素入血可导致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但由于临床医生对该并发症的认识不断加深,通过密切观察肢体血供以及监测血氧饱和度可以早期发现并诊断[13],早期诊断后果断采取筋膜室切开减压是有效的治疗措施[14]。

另外,随着骨科治疗技术、理论与观念的改进,一些并发症的发生也得以控制。如坠积性肺炎与褥疮均是与长期卧床密切相关的并发症,尤其是老年、体弱以及有慢性病并存的患者。文献[15]报道在椎体骨折术后患者中有近10%的患者会发生坠积性肺炎,肺炎的发生又会进一步导致患者全身情况恶化。但是由于手术技术及医疗器械的进步,很多患者术后不再需要长久卧床,这也大大降低了坠积性肺炎和褥疮的发生率。比如老年髋部骨折,在完成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后3d即可下地活动,给老年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福音。尹鹏滨等撰写的髋部骨折术后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一文总结了常见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发生肺部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为临床针对性防治提供干预指导。孟钰童等针对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发生脑卒中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提示我们对于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周内发生脑卒中不容忽视。脑卒中的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易发生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短期及长期预后差,需要引起临床医师的密切

1
查看完整版本: 唐佩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