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原创翻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原文标题:SuprapatellarIntramedullaryNailTechniqueLowersRateofMalalignmentofDistalTibiaFractures
原文作者:FrankR.Avilucea
原文出处:JournalofOrthopaedicTrauma;9October
TIPs: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查阅原版文献
摘 要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在年龄、性别、骨折相近的情况下,对比髌上入路髓内钉技术和髌下入路髓内钉技术矫正胫骨远端骨折移位,结果发现髌上技术效果更好。
背 景胫骨远端骨折的传统手术方法是切开复位内固定,但是手术并发症相对较高。随着技术水平发展,微创钢板接骨和髓内钉技术逐渐在手术中得以应用,但髓内钉技术可导致较高的畸形愈合率。标准胫骨髓内钉是在膝关节屈曲或过度屈曲时,劈开或保留髌上韧带进入胫骨髓腔。而髌上入路髓内钉技术只需要在肢体处于半伸展位置进行,这就大大较少了胫骨远端骨折发生对位不良的机率而且术后X线可证实其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
研究方法纳入年1月1日到年底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人,名(49.6%)患者接受了髌上髓内钉技术和名(50.4%)接受髌下髓内钉技术,两组骨折远端至少两个螺钉锁定。两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和开放骨折对比无统计学差异。骨折纳入标准包括胫骨下端骨折,经拉力螺钉固定的无移位的胫骨关节内骨折,另外,只有胫骨骨折线在胫骨平台以内5cm的也包含在内。排除标准包括同侧近端胫骨骨折,膝关节损伤,踝关节融合,以及不能进行放射摄影的病例。
所有病人分为两组,髌上组和髌下组,髌上组腓骨无骨折、接受固定和骨折未处理分别是6例(4.5%),22例(16.7%),和例(78.8%)。髌下组腓骨无骨折、被固定和骨折未处理分别是9例(6.7%),32例(23.9%),93例(69.4%)。所有手术由十位经过标准训练的骨科创伤外科医生完成。在外科手术固定后获得的前后和外侧胫骨X线片上测量胫骨的解剖复位。由Paley定义的外侧远侧胫骨角和前侧远侧胫骨角分别用于测量冠状面和矢状面中的角度测量。可接受复位标准被定义为在冠状面或矢状面角度小于5度。使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型髌下髓内钉技术者有35例(26.1%)出现原发性角度不对齐,而髌上髓内钉技术者只有5例(3.8%)。髌上组平均冠状面外翻3.2度(2到7度外翻)及矢状面外翻2.9度(范围1到6度)。
讨 论交锁髓内钉技术对于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是有效的,但是,技术的难点在于在远端胫骨髓腔变宽的区域中,防止髓内钉易于发生的旋转失稳。有研究发现髌上髓内钉技术可显著降低术后骨折对位不良的发生率,任何干扰正常解剖和生物力学关系会导致加速关节退化,轴向对线对骨折的恢复极其重要,在术中使用髓内钉的目标是保持骨折对线,防止发生骨折对位异常,而髌上入路髓内钉技术较髌下入路更具优势。
结 论我们证明髌上入路髓内钉技术可以显著改善关节外骨折对线和简单的关节内的矢状面和冠状面的骨折对线。
译者:都芳涛副主任医医院
校审:易诚青主任医医院
推荐阅读
视频
髌上入路治疗胫骨骨折
禹宝庆教授分享了一例42岁交通伤致同侧股骨、胫骨骨折的病例,并就此例病例的内固定顺序和胫骨入路进行了探讨。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