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骨折复位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令人窒息的94分虐童案,气到浑身发
TUhjnbcbe - 2025/5/7 20:14:00

前不久,一桩令人胆寒的新闻登上热搜。

在广东某小区的游乐场内,发现一具女婴尸体。

警方查明,凶手正是女婴的亲生父母。

夫妇俩之所以捂死女儿,并将其埋尸。

是因为,女儿是一个患有先天性疾病的早产儿。

微博上掀起了一阵骂战。

一方认为,生前不做好产检,生后又杀死自己的亲骨肉。

这种人不配为人父母。

另一方认为,贫贱夫妻百事哀,孩子活着也是遭罪。

这种行为虽然残忍,但是可以理解。

鱼叔私以为,贫穷、疾病、绝望都不是杀人的借口。

犯了故意杀人罪,就要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我们不能随便剥夺一个人的生命,即使那个人的生命是你给的。

下面要介绍的这部纪录片,生动地展示了什么叫「魔鬼在人间」——

《盖布瑞案:消逝的小生命》

TheTrialsofGabrielFernandez

豆瓣高达9.4分。

评论区里满满的「人间不值得」、「看到崩溃大哭」。

这部网飞新出的纪录片,聚焦了一起父母谋杀儿童案。

它的性质比上述案件更恶劣。

每集的片头都会亮起提示字幕:本片包含虐待儿童相关的图像和对话,或引起部分观看者的不适。

纪录片的开场,是急救人员接到一通紧急电话。

一位母亲说,她8岁的小儿子盖布瑞快断气了。

原因是,「他脚滑跌进了浴缸,不小心撞到了脑袋」。

医院后,已经是命悬一线。

创伤外科医生、急诊室医生、呼吸治疗师...都使尽浑身解数抢救他。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孩子的身上有太多可疑伤口。

脚面有表皮擦伤,像是被拖拽过,脚裸处有勒痕,像是被绑起来过。

肺里有颗子弹,腹股沟里有颗子弹,到处都是香烟的烫痕。

头部颅骨凹陷骨折,颈部被烫伤,脸上全是淤青,阴茎上有个奇怪的切口...

这个可怜的孩子,到底遭遇了什么?

很明显,他绝不可能是玩耍时摔伤的,而是遭受了严重等级的虐待。

最终,盖布瑞没有抢救成功,离开了人世。

他的母亲珀尔、母亲的未婚夫伊绍罗、4名失职的社工被告上法庭。

小时候,父亲因罪入狱,母亲不想要他。

被亲戚抚养的七年间,他度过了一个快乐温暖的童年,成为一个懂事贴心的孩子。

没想到,在母亲接回去的短短8个月后,就出现了这样的惨剧。

他所经受的巨大落差,我们常人根本无法体会——

我们以往看的虐童案件相关报道,大多都是简短而模糊的。

这部纪录片的震撼之处,在于把犯罪的细节和血淋淋的伤口都曝露在观众眼前。

让人觉得触目惊心、坐立难安,仿佛在经受一场视听酷刑。

但这样具象的呈现方式,能够更有效地让观众走近真相、聆听苦难。

斯人已逝,无法再开口为自己伸张冤屈。

但法庭上的证物和证词,可以大概拼凑出盖布瑞生前所遭受的磨难。

首先,通过照片你可以清晰地看到很多外伤。

勺子形状的烫伤、脖子上的勒痕、数据线造成的鞭痕、软气枪打的小洞...

医生的证词,让我们更能设身处地想象那种痛苦。

左右双边肋骨多处骨折。

说明只要轻轻地呼吸,就会刺激到骨膜上的神经末梢,产生异常的疼痛。

胸腺极度干瘪,只要10克重。(正常为35-50克)

说明他处于极端情绪,在生理应激反应下已经长达数月。

急救人员和警官的证词,进一步还原了犯罪者的心理。

他们到受害者家里时,这对父母并没有像电话中说好的那样,在帮助孩子做心脏复苏术(CPR)。

而是对着昏厥的孩子,持续骂骂咧咧。

孩子被送上救护车的时候,一般的家长都会哭着抢着一起上车。

医院,似乎不太在乎这个孩子,表现得异常冷漠无情。

盖布瑞的哥哥和姐姐作为亲眼见证者,了解得更多。

这对邪恶的父母,会掐着盖布瑞的脖子,把他高高地拎起来。

会用棍棒敲碎他的牙齿,让他挨饿,让他吃猫砂。

会用手铐把他锁在漆黑的小柜子里,会把他泡在浴缸的冷水里...

这是典型的「家庭替罪羊综合征」,把所有的失败都怪罪在一个孩子身上。

本案的判定结果为,「一级谋杀」。

珀尔终身监禁不得假释,伊绍罗被判处死刑。

法官最后发表了一番肺腑之言:

我通常不会对案件多加评论,但我对本案有个人态度。

这个孩子经受的痛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你们会说这些虐待行为只有畜生才做得出来。

但这么说不对,因为连畜生都知道如何照顾它的后代。

相信很多人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在此过程中,没有人向盖布瑞伸出援手?

事实上,很多人都曾经想过帮助他。

但可惜的是,他们都在某种程度上「半途而废」了。

老师早就发现了他的异样。

头发被胡乱地剃掉,头皮上带着血迹,伴随着刚愈合的结痂,有不同阶段的创伤。

他说是妈妈打了他。

老师想要介入此事,但校方让她不要擅自做主,应该向相关的专业机构举报。

于是,老师向儿童与家庭服务部打电话。

儿童和家庭服务部,让社工去盖布瑞家里调查。

令人遗憾的是,在社工离开之后,他被打得更惨了,第二天肿着眼睛来学校。

老师也感到无能为力:

「我不想打电话了,我不知道该做什么,我没办法看着他的脸,我没法向他保证这种事不会再发生」。

事实上,儿童与家庭服务部是失职的。

一方面,每个社工的工作量都很大,一个人常常要同时负责几十个孩子。

这让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考察实际情况。

另一方面,「家庭完整性」是至上原则。

在「保全家庭」和「带走孩子」两个选项之间,他们倾向于选择前者。

在这样糟糕的系统运转下。

社工没有为盖布瑞提供应有的医疗帮助,组长也没有为社工的错误评估进行检查修正。

造成了一系列无法挽回的后果。

如果社工不是袖手旁观,而是履行自己的职责,盖布瑞便不会轻易地死去。

除了老师之外,其他社会人士也曾想帮助他。

那天,盖布瑞和母亲一起到公共社会服务局办事,与一名工作人员擦肩而过。

那名工作人员感觉,仿佛盖布瑞在用肢体语言向自己求救。

他向服务局的家庭暴力专员反应此事。

但主管驳回请求,「下班时间快到了,我们不想付加班费,别管这个男孩了」。

他又打电话给。

依然得到拒绝的答复,「这电话是专门为紧急情况准备的,你所说的事情不属于紧急情况」。

他接着给治安部打电话。

治安部决定派两个人去盖布瑞家看看情况,让他感到如释重负。

但他没想到的是,后来治安部是如何处理问题的。

接到各种社会人士的举报电话,几位警察前后五次去到盖布瑞的家里。

由于电话被归为最低优先级,这个案子被不断地推后再推后。

有的警察在深夜两点,敲开盖布瑞的家门。

没有要求见盖布瑞一面,只是向珀尔和伊绍罗了解情况,然后轻信了他们的说辞。

有的警察质疑盖布瑞,把他拉进警车里吓唬道:

如果你继续撒谎和恶作剧,那么被抓去坐牢的不是你父母,而是你。

这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

如果警察相信孩子,而不是偏袒大人,结局很可能是另一种书写。

造成悲剧的原因,不只是那对恶魔父母。

还有儿童与家庭服务部和治安部的失职。

以及公共社会服务局的利益至上,老师与社会人士的浅尝辄止。

每个环节的失灵,让雪球越滚越大。

表面看似「偶然」的悲剧,背后都是大写的「必然」。

有人会提出这样的质疑:

既然没有人可以真正地帮助盖布瑞,为什么盖布瑞不选择离家出走?

其实理由很简单。

在那么小的年纪里,你很难有足够的勇气和能力逃出困境。

整部纪录片最让鱼叔难过的是。

即使到了最糟糕的时候,盖布瑞似乎也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恨他的母亲。

他在作业本的填空造句里写着:

我的妈妈和(花儿与心)一样好看。

我的妈妈很特别,是因为(她是充满爱的妈妈)。

他还为她制作了一些卡券。

写着「我来洗碗」「我会很乖」「只属于我和你的时间」这些温暖的话。

在班级的母亲节活动上,举着「MOM」的牌子。

还配合地做了一个鬼脸。

似乎总是想证明自己是一个好孩子,打从心底渴望得到母亲的爱。

不是所有父母都会无条件地爱孩子,但所有孩子都会无条件地依赖父母。

所以,当孩子受到父母伤害时,要有其他成年人为之抗争。

在「盖布瑞案」审讯的过程中,美国社会在儿童保护方面做出了更多改善措施。

美国每年有6百万-7百万的儿童,被指认受到虐待和疏于照顾。

然而,基于直觉的评估是不准确的。

建立预测风险模型,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数据因素,更加快速地筛选出哪些案子是高风险的。

儿童与家庭服务部、治安部、健康部...似乎很多机构在保护儿童安全。

可是大家都认为自己只要负责其中一部分,最后让问题不了了之。

成立儿童保护办公室,可以集中调配资源、共享信息、把那些应该合作的部门联合起来。

新闻业可以起到舆论引导的作用,在儿童犯罪领域更是如此。

当地报社的裁员和新闻的空缺,让危机愈演愈烈。

强调新闻自由与繁荣,可以让更多罪恶被揭露,让更多孩子逃离魔爪。

当然,这些措施不是万能的。

有模型检测遗漏的地方,有机构运转失灵的时候,也有新闻窥探不到的角落。

呼吁保护儿童责无旁贷,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才是根本之策。

一想到为人父母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太可怕了。

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推算下,中国受虐待儿童数量可达0万。

在尚未健全的法律条文下,他们极少能够逃离父母的控制。

年4月,四川成都「阳台男孩」的家暴噩梦引起网络热议。

吃不饱,睡阳台,在8小时内被父亲殴打17次。

父亲只是承诺改善自己的教育方式,后来孩子离家出走才唤醒了他的责任意识。

年4月,一组「高知养父母虐待男童」的照片被广泛讨论。

孩子因学习问题遭到抓痒耙、跳绳抽打,致使双手、双脚、背部大面积挫伤。

经鉴定属轻伤一级,涉嫌故意伤害罪,养母被判有期徒刑6个月。

年12月,网上曝光了一段深圳女童被父母虐待的视频。

连续遭到掌掴、殴打、撕扯头发,场面令人揪心。

经过法医检查没有发现明显伤痕,只是申请了短暂期限的人身保护令,进行陪护和心理辅导。

在中国「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思维下。

许多父母奉行打是疼骂是爱、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教育理念。

旁人认为这是他人的家务事,不会轻易地出头帮忙。

警方以家庭内部调节为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多数是严肃批评教育,极少会上升到刑事责任,更别提剥夺父母的监护权。

互联网的记忆很短,人类总是健忘。

热搜一过,我们很难知道那些孩子后来是否长好伤疤,恢复宁静。

亦或是重回黑暗,回到比之前更可怖的炼狱中去。

养孩子,是一件比生孩子难上万倍的事情。

希望为人父母,都能竭尽全力去爱。

1
查看完整版本: 令人窒息的94分虐童案,气到浑身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