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提到周总理大家是不陌生的,他给人留下的印象,一直都是和蔼可亲。并且每一次的站姿都特别的从容,端着手给人的感觉,一直都是比较正式的。实际上这样的仪态背后也有着没有办法形容的伤痛。因为在年7月10日的时候,周总理从马上直接摔了下来,导致胳膊直接粉碎性骨折。就在当天下午延安的党校大礼堂里面,人是特别多的,很多人都在陆陆续续的等待周副主席的到来,希望能够听取相应的报告工作。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位老战士满头大汗急匆匆地跑进来。直接对周总理的警卫员刘久洲说:小刘啊,副主席出事了!话音刚落,只见刘久洲,撒起腿就跑,跟随着这位老战士一起离开了。
周总理的坠马事件
按道理说常年的征战,周总理的骑马技术是相当好的,并且也不可能轻易就摔下马。同时周总理在平时做事等各个方面都是相当严谨的,又怎会突然之间出现这样的意外情况呢?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看,周恩来总理,骑着马走到了沿河边上,突然之间就从马上摔了下来。紧接着,他就被送到了党校的会客厅。在这个地方进行相应的检查以及接受治疗。就在警卫员赶到的时候,会客厅里面站了很多的医生,并且周总理的脸色,一点也不好,看起来特别的苍白。
就在外面的走廊上,所占的都是中央的领导,这样的环境是比较嘈杂的,但是他们所议论的一个主题就是,周总理摔伤的这件事情。这件事情发生之后摆在眼前急需解决的就是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案。同时也有很多人纷纷疑惑,经历了战火的周总理,也是经常骑马的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意外?就在大家感到疑惑的时候,周恩来在当时只是说了一句,很长时间没有骑马了而已。实际上这并非是一句真实的话语,也并非是事情发生的真实过程。
坠马过后的伤
经过X透析之后,医生们在当时初步判定,周总理的伤都已经成为了粉碎性骨折,对于他的右臂而言,一瞬间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就拿当时的延安来看医疗条件等各个方面都是特别有限的,完全没有办法进行一系列的手术。唯一的治疗方案就是用两块板把胳膊夹起来,紧接着再挂在脖子上。这就采取了一种保养的方式,在时间的推移下,让伤口慢慢的愈合。
大家都知道,周总理的身体是特别重要的,所以在当天晚上10点的时候。党中央再一次请来了三位医生,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给周恩来进行医治。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伤势是特别严重的,此时的周总理应该卧床静养。然而医生们所看到的周总理竟然还在用自己的左手写字。右手的粉碎性骨折已经让他特别的疼痛。但是他还强忍着这样的不舒服。只见他的额头都已经布满了汗水,并且衣服也已经汗湿了一大片。在当时为了能够赶上工作,他拼尽全力地用左手来练习写字。这就让身边的警卫员和战友们完全看不过去,纷纷来劝说他。但是他在当时只是单单地说了一句:只要我这个人还活着,就要不断地为党贡献,不能够停下手头上的工作。
在这样的情况下,足足一个多月的时间,周恩来都在延安这个地方养着身体,但是手头上的工作从来都没有停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凡事都用右手的人,突然之间强迫着用左手去做很多的事情,面临的阻力的确是比较大的。但周总理几乎都是亲力亲为,除了写的信内容特别长的时候才会找人代写之外,剩下的事情基本上都是自己来完成的。就比如说批改文件,又或者是起草电文,他都在用自己的左手,可能慢一点,但是他从来都没有麻烦别人。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8月18日这一天,医生再一次针对于周总理,胳膊上的伤进行了检查。谁也没有想到愈合的效果一点也不好,并且之前粉碎性骨折的地方都已经出现了错位,这也就意味着,倘若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二次治疗,很有可能会落下疾病,甚至是失去右胳膊。这对周总理来说,承受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疼痛,除此之外还有心理上的压力。在众人的劝说之下,周总理就来到了苏联到苏联去接受相应的治疗。
周恩来奔赴苏联治疗
党中央组织经过一系列的协商之后,决定把周总理送到苏联去治伤。就在这个命令下达之后,周恩来在当时是怎么也不同意去的,后来经过毛主席的一系列开导,他才答应了这个事情。毛主席在当时说苏联那边也是需要去联络的,你到了那边照样可以工作。听完了这样的言语之后,周恩来在当时,才勉勉强强地同意去苏联一趟,就在妻子邓颖超的陪伴之下,他们来到了苏联。在苏联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去看了看毛主席的儿子,他们就是毛岸英以及毛岸青。
当周总理来到了苏联之后,医疗团队进行了相应的检查,经过一系列的商议,给出来的治疗方案有两个。至于选择哪一个就要看周总理以及他们家人的决定。医生把这两个方案说的特别的直接。第一个治疗的方案,那就是通过动手术,虽然需要恢复的时间比较长,但是效果特别的明显。另一个方案就是不需用动手术,这也就相当于一种保守式的治疗方法,把已经愈合的肌肉再一次进行拉长,等到这些肌肉全部展开之后,就能够逐渐的愈合。然而采用这样的治疗方法,到最后会落下后遗症,那就是胳膊完全不能够伸展开,顶多只能够伸展到60度。
听完了这两个方案之后,周总理在当时想也没想,直接就选择了第二个方案。因为他听到医生说这个方案需要恢复的时间短。并且他的心中一直都有工作,放不下。在他的心中完全没有留出时间来治病,他心心念念的中国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他去做。正是因为选择了这个保守的方案,朱总你在得到相应的治疗之后,右半边手臂,就再也不能伸展了,成为了一个半残疾的状态。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当我们看到周总理的时候,他的姿态一直都是比较端庄的,他的右手手臂总是微微地弯曲着。这就像极了一个绅士,可实际上周总理的胳膊是因为受过伤才会这样。相信谁也不愿意一直把自己的手臂弯着,然而受了这样的伤后,周总理也没有办法。
坠马的真相
周总理有关于这一次意外坠马的事情真相,没有告诉家人,他仅仅只把事情的原过程告诉了毛主席。而这个真相真正被大家揭开的时候,周总理在当时都已经离开了人世。就在意外坠马的当天周总理出发的地点,就在毛主席的窑洞。就在周总理出发的时候,江青在当时提出了要求,希望能够和周总理一起去。并且表现的特别的诚恳,希望能够去党校听取一下报告工作。而毛主席在当时,也没有多想,就是觉得江青的学习态度比较积极。听取汇报工作,这也是一件比较好的事,所以就同意了,他跟随周总理一同前往。
在去党校的这条路上,两个人都骑着马,并且一前一后地走着。周总理在当时骑着马走在前面,而江青就骑着马走在后面。当他们两个人刚刚过延河的时候,争强好胜的江青,使劲地挥了一个马鞭,让他的马迅速的向前跑,而周总理所期的马在当时就受到了惊吓。因为他们两匹马之间的距离是比较近的。马惊了之后就迅速的向前跳了起来,而周总理,也就在那一瞬间被甩在了地上。就在摔在地上的那一刻,本能性地保护了自己的头部,但是没有想到,却把自己的右胳膊摔成了粉碎性骨折。
受了这样的伤之后,周总理完全没有把事情公布出来,就是因为江青的身份本来就是比较特殊的。所以他在当时,才会选择,只把真相告诉毛主席。就在苏联治疗的过程中,周总理知道自己的右胳膊完全不可能恢复到最开始的状态。针对这件事情他还特意给毛主席致电,希望他不要去怪罪江青。
结语: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到天气发生变化,又或者是特别劳累的时候,周总理的右胳膊就会特别的酸痛,但是他从来都没有任何的怨言。不得不说,周总理这一辈子都在为我们国家的发做贡献,用鞠躬尽瘁这句话来形容他的一生一点也不为过。哪怕是自己吃了亏,也从来不会说出来,只会把这一份伤痛默默的承担。试问这样的无私奉献精神,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相信大家之所以如此拥护周总理,就是因为他时刻把百姓牢记在心头,时刻优先考虑他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