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骨折复位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有人提出禁狗运动,爱狗人士不服大型犬扑倒
TUhjnbcbe - 2025/1/15 18:27:00

狗咬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狗一直被视为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它们可爱、乖巧、听话、懂人性,等等。但这些只是主人能享受到的待遇,对于外人,狗则没那么温顺了。

12月15日,临港的一位七旬老太只因为出门去等上班迟迟未归的孙子而在家不远的路口被突然猛窜出来的一只大型犬给咬到了。

大型犬、体弱老人,这样悬殊的力量对峙之下,以致突然摔倒在地的老人的头部受到了猛烈的撞击,老人的意识当时就有些不清楚。当天晚上,老人被火速送进了重症监护室,现在仍然没有完全脱离危险。

家属介绍,老人的颅骨有骨折的情况,头部还有淤血,医院继续观察。附近的村民说,这条狗平时被主人圈养在家,只有晚上放出来溜达,但这已经不是它第一次闯祸了。

扩展一下,这也不是狗第一次跟人类发生“冲突”了。生活里,狗咬人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可能会引起狂犬病。

在市郊以及农村养狗不似城里那样会栓狗链的,一般都是散养的,所以造成了许多人出个门都要左顾右盼,如履薄冰。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那场面:当你朝前面走着走着,突然有一只庞大的狗立于不远处,你敢贸然走过去吗?又或者,它猛地追上来,怎么逃得了?

太多类似的事件不断上演,我们开始谈狗色变,世界似乎开始变了,变成了“人怕狗”。

有人提出禁狗运动,然而爱狗人士表示不服

针对七旬老太被狗咬这件事,有人感慨狗患何时休,有人滑稽地说了一句:“能找出狗主人还好,找不出上哪儿说理啊?”有人愤然提出“提高养狗的门槛,让违法者付出代价。”

更有人干脆建议:“全国禁狗势在必行,强烈呼吁国家立法委出台强制措施,开展一场打狗、禁狗运动。确保老百姓的生命安全。”

小编依稀记得在前几年里,曾开展过一次轰轰烈烈的打狗运动,不管是城市还是乡下,当时所有的狗都难逃一劫,那次过后,一下子清静了许多,所到之处,再也听不到狗吠声,出门也淡定多了。

当然,此举虽然深得民心,但同时也让许多爱狗人士的心破碎了。

小编其实也理解他们为何心疼,正常来说,如果抛开咬人这个缺点,狗还是挺值得人类珍视的。

凡是看过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的人,都会被影片那只取名“八公”的小秋田犬所感动。每天里,八公早上将教授送到车站,傍晚等待教授一起回家。不幸的是,教授因病辞世,再也没有回到车站,然而八公在之后的9年时间里依然每天按时在车站等待,直到最后死去。

这样的浓情,可能人类都要自叹不如。

所以如果真要进行打狗运动的话,恐怕爱狗人士无法吞得下这口气。

如何理性看待“狗咬人”?

左右为难。

不打狗,狗会继续咬人伤人,像那位七旬老太现而今都还在抢救当中,万一有个什么差池,谁来给个说法?

打狗,似乎有点因噎废食的嫌疑,况且人类和狗那么多年来一直都算是和谐相处,赶尽杀绝另外一种物种,并不符合科学发展观。

那怎么办呢?

狗可以养,但要确保其不会咬人伤人,不管在哪里养狗,必须有证,必须打疫苗,必须牵绳遛狗。

网上有人还说了这么一条建议:“尤其是大型犬,应该出门有人牵引,出生的时候就应该植入芯片,输入主人信息,强制每年打疫苗,在公共场合大便,主人有责任清理,如果万一伤人的话,主人负责到底,关键是管理到位,就可以保证人狗和谐相处,完全可以在城市养狗,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野蛮杀狗灭狗。”

但是,在现实中,这些真有可能实施得了吗?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人提出禁狗运动,爱狗人士不服大型犬扑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