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藕健康科普团队出品本期内容评审:张刚医生(儿外科-副主任医师)
烫伤、骨折、摔跤,孩子总是出状况,就在刚刚过去的暑假,医院儿童意外受伤的病例明显增加。天生好动的孩子总是会发生一些触目惊心的意外。
此时,家长该如何应对?若孩子骨折,饮食应该如何注意?
孩子发生骨折家长应该怎么办?
首先,日常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另外家长要学习一些正确的应急处理基本措施。如果孩子突发情况,作为家长的不要慌张,要沉重冷静。
检查孩子意识是否清醒,陪伴孩子说话,让孩子安心,对孩子的伤情做出初步判断。
其次,医院电话寻求帮助,医院找医生。如果孩子发生意外骨折,可能会发生剧烈疼痛,孩子肢体活动受限严重不能活动,疼痛明显,受伤部位会红肿,皮肤表面变黑,若关节脱位和严重骨折可能肢体会出现畸形。
第三,急救车辆还没到来,家长可以对孩子做基本的处理。可用木板、书本等物品简单的固定;若伤口出血,临时用无菌纱布包扎,起到止血作用,但是无急救基础的家长,不建议乱动孩子的肢体。
最后,不明确孩子是不是骨折,如果单纯的扭伤,孩子虽然感到疼痛,但肢体还能活动,疼痛感没有骨折明显,休息一段时间之后能够缓解。还是建议到已经检查清楚是否骨折。
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骨折后从饮食上该怎么补?
孩子在玩耍的时候不注意容易发生意外,建议家长多观察孩子活动动向,孩子到户外运动时,如滑板、溜冰这些活动要戴上护腕、护肘、护膝等护具。
骨折后孩子要注意休息,一般是卧床休息几天,避免过度活动,造成二次伤害。
注意肢体功能锻炼,在固定期间,父母应鼓励或陪同孩子锻炼患肢功能,让骨折处尽快愈合恢复。
孩子筋骨比较脆弱,日常家长要注意不要用力过度拉扯孩子四肢。
在饮食上:
骨折早期饮食应该清淡不能盲目大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D,维生素C较多的食物,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帮助骨骼恢复。
骨折2周后,应该多吃五谷、蛋类补充能量,补充营养促进恢复,为了防止高蛋白饮食会诱发便秘,休养期间要补充水分,保持肠道顺畅。
有哪些饮食误区家长应该注意的?
误区1、大量摄入骨头汤
可能会有很多家长认为,骨头汤含钙高,骨折后吃过多的骨头、骨头汤等,其实骨头汤的钙是非常难吸收的,多喝骨头汤会导致骨质内无机质增高,反而对早期骨折的愈合有影响,更加难以愈合。
误区2、盲目大量补钙
也有家长觉得多补充钙质能更快愈合,其实骨折有很多原因,不一定是因缺钙而导致。对于孩子骨折,适当补钙即可。
误区3、饮食不忌口
有些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骨折后没有食欲,什么都给孩子吃,但是骨折时期是不适合吃辛辣、糖分高、难消化的食物,这样容易导致骨折处发炎,不利于伤口的恢复。
孩子好动总发生事情,骨折后只要做好调养工作,很快能恢复,家长不要过多的担心,根据不同骨折期,给孩子调理,有助于骨折处更好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