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可能就此走上人生巅峰,也可能只是当了回“白手套”。
在官方发布的新闻中,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是智己汽车的三大投资人。对于合计持股10%的两家企业,以及隐身其后的上汽集团和上汽乘用车多名员工,智己汽车却讳莫如深。
来自多名员工的10亿元投资,是否真实存在?这些员工将从层层嵌套的公司和股权中,得到多少好处?两家企业的设立,究竟是便于未来的股权激励、融资增发,还是藏匿某些不便具名的机构或个人?
两家企业持股10%
公开资料显示,智己汽车的主体机构为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其股东包括上海元界智能科技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元释汽车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上海元释)和上海元稔汽车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上海元稔),分别持股72%、18%、5.1%和4.9%。
作为智己汽车的最大股东,元界智能背后是上汽集团和张江高科,二者分别持股74.%和25%,上海上汽恒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0.%,同时担任公司的执行事务合伙人。恒旭投资,是上汽投资旗下母基金管理平台。
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曾就斑马智行AliOS项目有过深度合作,后者出现在智己汽车的股东名单也在意料之中。让外界不解的,是上海元释和上海元稔合计持有的10%。
天眼查显示,上海元释和上海元稔之间也存在交集。上海元释的股东包括上海元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及陈兴灿、常远祥两个自然人,其中,上海元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持股99.49%,占绝对控股权。但在上海元稔,上海元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仅持股0.%,几乎可忽略不计,上海智己与我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持有上海元稔的剩余股份。
关联方皆出自上汽
能与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并列,同为上汽集团力推的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品牌股东,上海元释和上海元稔必有其不凡之处,二者却在寥寥无几的公开信息中,透露着神秘。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元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自然人贾迅完全持股,公司监事为朱睿。朱睿,曾是上汽乘用车组织发展高级经理。贾迅的公开信息极少,筛选所有与上汽集团相关的资料,仅出现在年上汽大众的实习生名单中。求是汽车不能确定,这名曾经的实习生,是否就是如今上海元释的最大股东。
上海元释的另两名自然人股东,也是上汽集团内部员工。陈兴灿曾任上汽集团质量与经济运行部经理,常远祥曾任职上汽乘用车产品规划部名爵品牌产品规划经理。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元释的注册资本高达5.1亿元,陈兴灿和常远祥分别认缴出资万元,贾迅持有的上海元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注册资本仅1万元的前提下,对上海元释认缴出资5.亿元。
与上海元释在智己汽车项目的占股和注册资本类似,上海元稔的注册资本也高达4.9亿元,背后依旧是上汽集团内部员工。除了贾迅的上海元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另一个机构股东上海智己与我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名称上与智己汽车极为相近,股东却是焦樵和屠慧两个自然人,分别占股90%和10%。
其中,焦樵曾任上汽乘用车名爵品牌营销部名爵内容营销科经理,在智己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