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骨折复位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生活杂谈村口傍晚闲谈非分之财莫贪占
TUhjnbcbe - 2024/7/13 20:33:00

一、非分之财莫贪占

同事老方说的:邻村有个叫“黑锅铁”的,从小就有小偷小摸的习惯,结婚后贼性大发,不论是同村近邻,还是外村生人,只要是有值钱的东西,就会趁着月黑风高之夜翻墙潜入,能偷就偷,能拿就拿。村里人对他憎恶愤恨,但他多年来依然是贼心不死,窝边草吃个遍。

一年金秋之夜,两口去附近村庄的玉米地偷玉米。等到扛着沉重的玉米袋子回到家时,发现家里饲养的牛被人偷走了。

又是一个深夜,黑锅铁骑着自行车去邻村庄稼地里偷红薯,天黑看不清路面,从自行车上摔下来,脚脖子摔成粉碎性骨折,养伤大半年。伤好了以后,再也不能干重体力活了。

几年前,和同村几个人一起坐着拖拉机进城赶集,路经一个拐弯处,车速并不高,其他人都好好的,唯有他从车上摔下来,血流满面如万朵桃花,另加一只胳膊也摔伤了。

也许,是他自知作孽甚多,幡然悔悟了,从此,手脚干净了,村里太平了。但是,依旧是村里的贫困户之一。

老方感慨:非分之财不但不会致富,而且还会招致更多灾殃,此是例证。

二、路在何方

朋友的爸爸讲的,在他6、7岁的时候发生的事,距今有70多年了。下面以第一人称叙述:

有一年秋后,我大伯带我去某某镇赶集(离家40多里)。开始从镇上回来的时候,太阳就快落了。大伯拉着架子车,车上面放有一捆谷子秸秆,我坐在秸秆上面,比较柔和,坐累了就躺着。天渐渐黑下来了,我也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不知道走了多久,大伯把我喊醒了。我睁眼一看,四周黑漆漆,冷静静的。大伯说:“下来吧,咱们歇一会儿,我走累了。”然后大伯把我从车上抱下来,让我撒泡尿,接着又拿下来一些谷子秸秆,蹲下身,用火柴点秸秆。奇怪的是,一盒火柴划完了,也没有点着秸秆,大伯显得有些不安。大伯蹲着停顿了一小会儿,又把我抱上车,说:“咱们走吧。”

秋后夜凉,我有些发冷,所以坐在车上没睡着。大伯拉着架子车稳稳地走着,四周黑茫茫静悄悄,不见行人,不见村庄,不见灯火。走了不大一会儿,大伯又停了下来,把我从车上抱下来,说:“娃子,这一会儿我也不知道咱们走到哪儿了,恐怕走错路,咱俩喊吧,要是附近有人了,咱们去问问吧。”于是,我俩站在路上,扯着嗓子大喊“有人没有---有人没有---”夜深人静,空旷荒野上声音能传很远的。片刻之间就有人应答了:“听见了---有啥事---”

大伯喊道:“走路的---迷路了---”

对方回答:“站着别动---我马上就过来---”

不大一会,过来了三个人。是附近村庄的,有人起床给牛添饲料,正好听到了我们的呼救声,就带着人过来了。那年头的人啊,真是很善良仗义,古道热肠啊。等到那三个人快走到我们身边的时候,我和大伯忽然发现,我们是身处在河边的沙滩里!

那三个人走到跟前,很吃惊地问我大伯怎么会拉着架子车沿着河边的沙滩走了那么长的距离。大伯说,没有发现有沙滩,只看到前面是白白的平坦的土路面,也没感觉脚下有沙。只是走的时间长了,知道不对劲了,所以坚决不敢再往前走了。

那三个人说,幸亏我们没有再继续走,若再走不到半里地的地方,就是这条河的深水区了。于是人家就帮着我们把架子车从沙滩上拉出来,护送着我们一直走到大路上。这时候,我和大伯才发现,沙滩上即便是拉着空架子车也是很费劲的!

三、一日授三徒

年隆冬,三个初中生(两男一女)一起踏着黎明前的黑暗走在上晨读课的路上。学校在镇子最北边,走到出镇的路口,他们看到墙角有个黑乎乎的东西,靠近一看,是个人,一动不动地躺着。三个学生以为是死人,吓一跳,正转身想跑开,就听到一声虚弱的呻吟声。人没死啊。他们停了下来,转回身,再走进仔细一看,是个棉袄棉裤都破破烂烂的陌生老人,身上盖了个破烂的小被子,显然是个逃荒要饭的,老人睁着眼看着他们,努力地从喉咙发出呻吟声。

那年头,多处遭灾害饥荒,来我们这里逃荒要饭的人很多,最多的是来自里外的“小禹州”。我们这里的土地养人,即便是如此年头,基本上家家都能吃饱饭穿暖衣的。见到逃荒的并不稀奇,但是寒冬之夜露宿街头显然是不正常了。三个学生就和老人说话,老人只能微弱地呻吟,冻得连发抖都不会了。

三个学生讨论起来,活人不能冻死啊,于是决定去离这里最近的学生甲家叫人。学生甲的父亲听了情况,穿衣起床,拉上架子车,一起来到路口,将老人抬上架子车,由学生甲的父亲拉回家,学生们去学校上课。

逃荒老人在学生甲家得到了热心照顾,学生乙和学生丙(女)家也热情地送来鸡蛋果菜等,让老人补养身体。过了两三天,老人就能下床行走了。素不相识的远乡落难人,得到如此侠义照料,老人的感激之情就不用说了。又过了几天,老人身体也恢复正常了,吃过晚饭,就把三个学生的家长招呼到一起交谈。

老人是平顶山人,因为出身成分高,天天挨打游斗,被整的受不了了,就偷跑出来,打算去湖北他姐姐家躲避。一路乞讨,饥寒交迫,身体虚脱了,来到我们镇上的时候已经走不动路,找个避风处就倒下了。

老人说,救命之恩,无以相报,想传授这三个孩子每人一样技术,长大了可以依此养家糊口。众家长当然一致乐意。第二天,老人先把学生甲叫到屋里,给了两个治病药方,嘱咐他保密收藏。又把学生乙叫到屋里,给了一个酿造黄酒的单子,嘱咐他保密收藏。最后把学生丙(女生)叫到屋里,也给了两个治病药方,嘱咐他保密收藏。交代妥当后,老人就拱手相谢,投亲而去。

学生甲后来中师毕业,在县城教学,80年代开了个诊所,用中药丸专门治疗男科疾病,口碑甚佳,外省人也有来求治的。学生乙高中毕业后,就和父亲一起在县城开了个黄酒店,只卖窖藏五年期的高档黄酒,后来买地建了一个黄酒厂,生意很红火。他家的酒与众不同,香味浓,口感粘滑,色泽是晶莹的琥珀色,而当地的黄酒普遍是当年酿造的,后味略苦干涩,色泽是不透明的黄色,很多在外地工作的人常把他家的酒买来作为地方特产礼品。学生丙结婚嫁人后,在家给人治疗月子病和乳腺病,也是中药丸子,就是管用,后来搬到城市里定居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活杂谈村口傍晚闲谈非分之财莫贪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