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骨折复位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83岁阿婆腰椎爆裂骨折无法行走,全因这种 [复制链接]

1#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

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而严重骨质疏松性骨折是指受到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发生的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其中最常见的是脊柱骨折。

严重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病率随年龄而渐增

80岁以上女性严重骨质疏松性骨折患病率可高达

36.6%!

严重骨质疏松性骨折危害巨大,致死率、致残率高,传统治疗方式需绝对卧床2个月,易导致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等严重并发症,且椎体无法很好恢复高度,存在骨折不愈合的风险,使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其危险性已高于乳腺癌、前列腺癌等肿瘤。而且骨质疏松症及骨折在医疗及护理上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造成严重的家庭及社会负担!

病例:患者李某,83岁,因不慎从楼梯摔落导致腰背部剧烈疼痛,活动时加重,站立及行走困难,诊断为:腰1椎体爆裂性骨折、腰椎椎管狭窄。

腰椎正侧位片

腰椎CT

如何治疗?

目前,严重骨质疏松并脊柱骨折的治疗方案包括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需绝对卧床2个月,甚至更久时间,适用于可耐受卧床患者。手术方案包括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开放钉棒内固定术、微创经皮钉棒内固定术等多种手术方案。

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适用于大多数严重骨质疏松并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该患者椎体爆裂性骨折,从腰椎CT可看出,该椎体前方、侧方多发骨折,且椎管内存在骨块压迫,压迫椎管将近1/3,单独应用该术式,骨折椎体无法很好恢复原先高度、易发生骨水泥泄漏,且后期椎管内骨折块可进一步压迫椎管,造成严重的神经压迫症状;微创经皮钉棒内固定术主要应用于年轻的脊柱骨折患者,该术式相对于开放钉棒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优势。

目前,脊柱外科已开展微创经皮钉棒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多年,技术成熟,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效果满意。该患者合并严重骨质疏松,单独钉棒内固定易导致内固定松动、断裂。经科室反复讨论及与患者及其家属商议后,决定为患者行微创经皮钉棒内固定术+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两种微创术式相结合,不仅可以很好地恢复椎体高度,稳定骨折,还能让患者早期下地活动,减少卧床相关并发症,远期效果更佳。

术后复查腰椎正侧位片:骨折大部分复位,内固定位置良好,骨水泥填充良好

耗时约2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第一天,患者即可佩戴支具坐起,自主完成进食等动作;术后第二天,原腰部疼痛大部分缓解,可佩戴支具在陪人帮助下下地活动;术后第五天,患者佩戴支具在扶手架辅助下在病房走廊行走;术后十天,患者顺利拆线出院;术后一月余,医生电话随访,患者可自行穿戴支具并自行下地活动,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惠州三院脊柱外科始终坚持“能保守不手术,能微创不开放”及“快速康复”的治疗理念,不断提升自身诊疗水平及手术技术,已为上千名70岁以上高龄患者解决脊柱骨折带来的疼痛、活动受限等问题,让老年患者早期下地活动、恢复自主生活能力,减少长期卧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骨质疏松骨折预防小贴士

预防骨质疏松骨折,关键要早期防治骨质疏松症,其中包括:

1.完善骨密度、骨转换标志物、胸腰椎正侧片等检查,明确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2.调整生活方式;

3.骨健康基本补充剂:钙剂及维生素D;

4.抗骨质疏松症药物:包括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等;

5.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等;

6.定期回诊,根据复查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等。

八旬阿婆闪腰痛苦难忍,没想到做了这个微创第二天就能下地行走

天啊!怎么打个喷嚏说个话就骨折了……

图片来源

脊柱外科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供稿

脊柱外科*学良

编辑

宣传办许燕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