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骨骨折复位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运动康复是骨挫伤应力性骨折骨髓水肿的金钥 [复制链接]

1#

骨挫伤/应力性骨折在球类运动中很常见!

仅最近一周兵兵就收治了两位骨挫伤患者,都是青少年:一个是足球股骨内侧髁挫伤,另一个是篮球崴脚距骨挫伤。

还比如姚明左足舟骨的应力性骨折就葬送了他的职业生涯。

骨挫伤=骨头内部骨折

不小心双膝跪地跌倒,毛细血管可能会出血,出现皮肤青紫淤伤;

如果力度更猛,就会伤及肌肉;

若力度再剧烈些,则会伤及骨骼;

骨挫伤便是对骨骼内部(骨小梁)的伤害,但其力度还不足以使外部骨裂(也就是常说的骨折)。

应力性骨折=慢性、过度使用的骨裂

当我们跑步触地瞬间,身体需要震荡吸收来自体重5-7倍的冲击,肌肉先吸收,吸收不完就传递给骨骼和关节,久而久之,就会发生轻微骨裂,最常见的就是跑者的胫骨应力性骨折。

骨髓水肿只是症状不是疾病

跟皮肤的肿胀一样,骨髓水肿只是一个症状而非疾病。但骨挫伤和应力性骨折患者大部分会出现骨髓水肿。

这几种疾患有共同点:无须手术。

所以医疗干预有限,医生往往是开些止痛药、抗炎药,然后叮嘱:静养,回家,了之。

无论是骨挫伤还是应力性骨折,康复时间往往需要数周甚至数月、一年!

即使姚明有世界级康复团队,也要天,你还想咋滴?

作为运动爱好者和运动员,无法接受长达数月停止运动。于是稍有缓解,就立刻投入训练,然后复发,归零,重新恢复……

旷日持久无法康复,不能回归运动场,情绪低落焦虑,更不利于康复。

运动康复是解决骨挫伤/应力性骨折的金钥匙

康复期间既不能使患处过度承重,使症状恶化;又要训练周边肌肉,以辅助支撑。所以康复周期设计和运动剂量控制是一门科学。

以下肢受伤为例,我将康复周期定为13周(这已经是非常乐观了),一共七步。

1

消除肿胀,改善功能障碍(第1周)

RICE法,也就是在急性期(受伤一周内)冰敷、加压、抬高、休息。

2

无负重训练(第2-3周)

避免患处负重,以上肢训练为主;

下肢训练避免双脚触地的闭链运动,应以单关节的孤立开链训练为主(近端固定,远端活动)。

3

交叉训练(第4-5周)

无负重/半负重的耐力运动,维持体能,如游泳、固定自行车

4

基础负重功能训练(第6-7周)

以自身重力为限,如快步走、慢速登阶、不可有跳跃、深蹲动作。

5

自然负重功能训练(第8-9周)

慢跑、快速登阶、自重浅蹲等

6

本体感受训练(第10-11周)

7

专项和技能训练(第12-13周)

灵敏、爆发、速度耐力,专项动作技能训练

回归运动场(第14周)

以下饮食策略可有助于愈合和康复:

富含钙和维D蔬菜:甘蓝、菠菜、西兰花、白菜

高蛋白食物:乳制品、豆制品。

减少或避免摄入:糖和酒精

产品和服务

运动康复

跑姿评估/运动表现提升

青少年运动损伤康复

中考体育训练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