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
八旬患者自制手工扇
赠与协和护士表敬意
近日,医院泌尿外科的两名护士收到一份患者赠送的特殊礼物,是出院患者为该科孙静护士长及张玉莹护士的两人亲手制作的折扇,感谢住院期间两位护师对自己的精细护理及悉心照顾。
原来83岁的王大爷因尿频、尿路感染多日来经常频繁起夜,使得影响了正常的睡眠质量和身体状况。为了解除病痛,便来到医院就诊,住进了泌尿外二科。经该科医生了解情况并进行相关检查后,确诊患者为包皮龟头炎、龟头囊肿及前列腺增生症。拟需实施手术方式祛除病灶。术后患者状态良好,经该科室护理人员们多日悉心护理,现已康复出院。
出院后,王大爷特意找到孙静护士长及张玉莹护士送来了自制小礼物。“我这次能顺利手术而且恢复的不错,都要感谢泌尿二科的医生和护士们,尤其是孙静护士长和张玉莹护士。有时候赶上我的家属没在身边,两个护士闺女便主动来给与帮助。手术住院期间不论是打针、喂药、换药、翻身,她们不怕脏不怕累,认真耐心、细致周到的为我进行护理。开始我还挺不好意思的,但是护士闺女们告诉我,护理好每一位患者是她们作为护士的责任。这是我手工制作了两把折扇,上面附有诗一首,还写上了些祝福的话,送给两位护士闺女,希望她们工作顺利,健康平安!”王大爷开心的说。(通讯员孟媛哲)
河北省呼吸介入与肺癌论坛
在唐山举行
8月30日,由河北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介入与肺癌学组主办、医院医院共同承办的“河北呼吸介入与肺癌论坛”在唐山南湖紫天鹅酒店成功召开,会议为期三天。唐山市政协副主席、医院院长胡万宁出席本次论坛开幕式并致欢迎辞。开幕式由医院呼吸介入科主任齐慧生教授主持。
此次论坛邀请了8位全国呼吸介入与肺癌领域专家讲授了该领域热点话题及最新进展。另外,46名省内专家学者进行了呼吸介入与肺癌领域专题讲座及病例交流及手把手培训,现场余名河北省各市区县学员参加了此次论坛。各位学员认真听取讲座,学习热情高涨,手把手培训更是深受学员欢迎,共有40名学员参加了手把手培训。(通讯员唐振中)
遵化秋冬季流感接种工作开始
冬春季是流感的发病高峰,为了能够有效预防流感,易感人群通常会在秋天提前接种疫苗。遵化市已于8月底启动秋冬季流感疫苗接种工作。(通讯员刘建民)
医院完成首例胸廓成形术
日前,医院王文林主任医师助力医院完成首例胸廓成形术,填补了该院治疗胸廓畸形方面的空白,打开了手术矫正胸廓畸形的新局面。
8月,医院外三科收治了一名青年患者张某。小张是一名大学生,自小发现自己的胸廓要比其他人的“扁”,即扁平胸。随着年龄的増大,胸廓畸形的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小张为此感到自卑,父母更是为此心急如焚。小张在父母的陪伴下专程来医院就诊。
该院高杨副院长细心为患者查体,翻阅患者各项检查,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并与外三科张占红主任及王琳副主任讨论病情,制定治疗方案。考虑到患者的年龄,高杨副院长特别邀请全国知名胸外科专家医院王文林主任医师前来该院助力,为患者手术保驾护航。张占红主任及王琳副主任积极配合,完善术前相关准备,将患者手术风险降至最低。经过精心的准备,手术顺利实施。(通讯员任敏强)
打造医疗康养高地
医院在行动
医院骨一科
精心救治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
6月2日,医院骨一科收治一名93岁高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治疗与护理,老人已经完全康复,痊愈出院。
患者刘某,男,93岁,在家不慎摔倒致左侧股骨颈骨折。患者家属心急如焚,经过多方打听,慕名前来找李长江主任治疗,医院骨一科。由于患者高龄,基础病较多,手术的风险极大,主任与家属进行了长时间的沟通,并且联系了心内科和神经内科的主任进行了多方会诊,详细讲解了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利弊,家属选择了保守治疗。
熟悉骨科的人都知道,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保守治疗时,由于长时间卧床引起并发症多,骨折畸形愈合,及不愈合率高,死亡率也明显增加,病死率达到了50%以上,因此老年股骨颈骨折也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骨一科全体医护人员做好了全面的准备。床头交接班时有无微不至的询问和对每一处皮肤仔细的检查。定时的为患者翻身、拍背、擦洗,每天为病人测量双下肢长度、肢体角度,耐心地为家属讲解每一个注意事项。李主任和武医生也非常重视这位高龄患者。只要患者出现问题,不管是下班还是休班都会赶来病房处理。老人由于年龄大了,常常不认得自己家人,但是见了我们医护人员总要微笑着摆摆手打招呼。
经过两个多月的悉心诊治与护理,病人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老人再次复查x线时,骨折已经完全愈合,并且没有发生肺感染、压疮、下肢生静脉血栓、泌尿系感染及应激性溃疡等任何的不良并发症。家属十分感激,将骨一科的技术水平告诉了全病区的患者和他们的亲戚朋友来表示感激和信任。(通讯员刘田虹王静)
养生保健
秋天来了,秋高气爽,但有的小伙伴们很容易感到疲惫、乏力、睡不醒……这就是传说中的“春困秋乏”中的秋乏。
秋乏来袭,如何应对
夏季天气炎热晚上休息不好,白天容易犯困不难理解,然而到了秋高气爽金秋时节,人们为什么还会出现秋乏现象呢?医院老年病科于文亚副主任介绍:“秋乏”是非常正常的生理作用。主要就是因为季节的更替导致,和气候有关系。因为在夏天,人们的身体出了很多的汗液,让人体的体温升高,体热散发困难,会造成体内水盐代谢失去平衡,一直处于过度劳累的状态。秋天正是超出消耗,作出补偿保护性反应,也是机体内外环境,进行调整平衡的过渡现象。当身体内的调理完成周期后,秋乏也就会自然消失。
何以解秋乏
◆适当补充睡眠
保持充足睡眠,尽量争取在晚上11点前入睡;要早睡早起,早晨如能提前进入储备状态,就能防止上班就犯困;中午适当“充充电”,小睡10到30分钟也利于化解困顿情绪。
◆少食辛辣食物
尽量的选择少吃或者是不吃辛辣的食物和烧烤,像是烤串、辣椒饮食最好吃清淡些,油腻食物会在体内产生酸性物质,加深困倦;要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可以适当喝些喝绿茶。
◆室内养植
“秋乏”状态与人体缺氧有一定关系,因此,可在室内放些绿色植物,如吊兰、橡皮树、文竹等植物以调节室内空气。
◆伸懒腰干梳发
经常伸懒腰,能让肌肉放松,将氧输送到全身。梳理头发可以扩张皮下毛细血管,促进新陈代谢,保持头脑清醒,并且消除疲劳。
◆进行有氧运动
每周参加两三次锻炼,以有氧锻炼为佳,如慢跑、游泳、瑜伽等。秋高气爽,到户外进行跑步、打拳、舞剑、做健身操、爬山或去公园散步等,可以迅速使机体消除秋乏的感觉。
还可以进行五指梳头以放松身体缓解节疲劳
五指梳头
双手紧贴于头部正中线两侧,五指伸直分开,从前发际向后颈部进行梳理。这个动作可以双手同时进行,也可左右手轮流进行。起到养脑醒神的功效。如果没时间,也可以选用柔软的梳子经常梳梳头,也可缓解疲劳。
于文亚提醒:如果疲劳症状持续半年以上不能缓解,甚至加重,并出现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差、头昏头重、失眠、肌肉关节疼痛、焦虑、抑郁、情绪低落等症状,应当引起注意,这可能是机体存在某些疾病的先兆,要及时就医,查明病情。(通讯员史爱华)
编辑:小燕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