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好方法治疗白癜风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map.html愈灵活的关节,愈容易发生脱臼。发生脱臼时,怎么做才安全?该如何预防,才不会再度脱臼?
医院骨科部主治医师、台大医学院骨科副教授江鸿生,曾接受《好健康》会刊咨询时表示,「脱臼」与「脱位」常被混为一谈,脱臼(dislocation)是指关节处相邻的两个骨头完全分开,需要用专业手法才能复位;而脱位(subluxation)则是骨头位置稍有错位但没有完全脱出,一般可以自行复位。像折手指关节发出声响,这动作广义来说也算是一种关节脱位。关节,简单来说是骨头与骨头相接处。脱臼(dislocation)是指关节处相邻的两个骨头完全分开,需要用专业手法才能复位;而脱位(subluxation)则是骨头位置稍有错位但没有完全脱出,一般可以自行复位。像有些人习惯折手指关节发出声响,这动作广义来说也算是一种关节脱位,这种情况就很常见。影响关节稳定度的3要素原则上,愈灵活、活动范围愈大的关节,稳定度愈差、愈容易脱臼;而关节的稳定度,与以下3个因素有关:一、关节骨骼本身的形状有些关节是「楔合」型的结构,上下相连接的骨骼咬合密切形状一看就是天造地设般的吻合,例如肘关节。另外一些关节却是想把两个骨头硬搭在一起,接合处形状不吻合,像是膝关节。二、韧带与关节囊的条件韧带是连接关节上下骨骼间一条条短短的带子,例如膝关节就由4条主要韧带连接。大部分的关节(尤其是可动关节)会包覆着一个「关节囊」,囊内充满着润滑液(称为关节滑液),浸润着整个关节。韧带和关节囊都有助关节稳定,但主要由韧带发挥作用。三、肌肉关节周围肌肉收缩时能提供关节接合力量,但仅限于肌肉出力时才有用。上述三项因素中,关节骨骼形状在成年后就不会改变,韧带可能过于松弛、或因受伤拉裂甚至拉断,而肌肉强度则因人而异。所以,关节稳定度很难用单一因素来评比,以各关节为例,肩关节活动范围大,为了保持灵活,韧带就会比较松,是临床上最容易发生脱臼的部位;肘关节骨骼形状吻合度最高,但周围肌肉较单薄。膝关节则是骨骼形状吻合度虽低,但韧带强度相当好、周围肌肉也强而有力,因此反而脱臼相当罕见(除了前侧的「股髌关节」以外)。一个关节容不容易脱臼(或者说:这个关节稳定度好不好),要看这三个因素的总和表现。同样的,在关节稳定的三要素中,骨骼结构、韧带强度都很难被改变,只有肌肉强度是可以被训练强化的,所以要预防脱臼,平时就要养成运动习惯,锻炼肌肉的协调性,同时注意避免运动伤害。
韧带松弛会减损关节稳定度强化肌肉可防脱臼虽然关节稳定度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但不可讳言其中最直接有贡献的主要角色就是「韧带」。韧带的弹性、强度等条件是天生的,没办法经由训练而更强化,但却可能被拉扯而松弛。松弛的韧带当然会减损关节的稳定度,此时只得强化关节周围肌肉、来帮助关节稳定回升。有些疾病会造成韧带松弛,例如马凡氏症候群(Marfanssyndrome,常被戏称为麻烦氏症候群),因结缔蛋白结构异常,韧带天生不够紧;但这种患者其实倒也不一定常常脱臼,如果把肌肉从小被训练得很好,身体自然而然会「趋吉避凶」。有些人则是从小刻意训练拉松韧带,来提升关节与肢体活动度,就可以做到别人做不到的动作,像是芭蕾、体操等。小朋友的韧带较松,一般在青春期前,韧带的长度、紧度是可以透过训练而调整;20岁左右韧带多已定形,虽然也可能再拉松,但不像小时候那么容易了,所以特别要求柔软度的运动,都要从小就开始训练。因为长期受到训练,这些小朋友一般也都被训练出精巧的肌肉,协调性好,所以不会常常脱臼。当然如果在运动生涯中受伤,导致韧带极度松弛甚至断裂,还是有可能导致这个关节日后反覆脱臼。而若是韧带太过松弛,当然可以考虑手术把它缝紧一点。但要注意的是,即使动手术缝紧,也无法提升韧带的「品质」,就像松紧带缝紧缩短,也不能恢复原本的弹性,手术后的韧带未来还是有可能受伤、断裂。所以,即使习惯性脱臼的人也不一定需要手术来缝紧韧带,可以先考虑用其他办法(最常用的策略就是训练强化周遭肌肉)来提升关节稳定、减少脱臼。但如果病人主观上觉得反覆的脱臼已经严重影响生活品质,单单强化肌肉无法把关节稳定度提升到满意的程度,就可以和医师讨论手术的必要性。
脱臼了,千万别动!关节脱臼时会有剧烈疼痛,根本动弹不得;如果还能动、能忍住疼痛让关节复位,一般只是脱位,并不是脱臼。例外的状况是习惯性脱臼,这种关节周边韧带已极度松弛,平时没脱臼是靠肌肉来稳定,这种脱臼不太会痛。因为不用忍痛,加上久病成良医,病人往往已摸索出让关节复位的技巧,能自己「乔」回去。其实让脱臼关节归回原位,并不是高深复杂的临床技术,早在西元前的原始壁画、古罗马、埃及就曾留下记录,只是现代医学采用更安全的方法来操作。发生关节脱臼时,除了冰敷止痛外,最高指导原则是——千万别动!为什么呢?因为脱臼时不只影响关节骨骼,周边的血管、神经也受到拉扯,不当的动作可能会过度拉扯这些重要组织、造成严重损伤。所以,这时要想方法固定脱臼的部位,不管是用手扶着、用纱布捆绑??,都是可以的,让医师看到你受伤当下的状况,有利于后续治疗。
关节脱臼多数可由医师徒手复位就医时第一件事,医师会为患者做神经学及基本检查,有需要再照X光。X光并非绝对需要,有经验的医师可以从肢体变形的外观与姿势来察觉脱臼。但是关节脱臼时可能会伴随骨骼刮损、掉落出一些小碎骨;这些小碎骨可能卡在关节位置、导致关节无法顺利复位。因此医师一般还是会先照X光来了解情况,不会直接蛮干去「乔」脱臼的关节。如果判断有小碎骨会造成复位困难,可能就得考虑开刀取出碎骨。但即使X光也有判断失准的时候,例如有时受限于角度,碎骨刚好被遮住了看不到,或者卡住关节的是一块软组织、X光跟本看不到,都会导致医师「乔」了半天却一直无法让关节复位,这时也可能需要开刀确认无法复位的原因、并加以排除。绝大多数的关节脱臼可以徒手复位,需要手术的机率并不高;尤其是愈容易脱臼的关节,也愈容易「乔」回去,例如肩关节,在急诊室复位的机率很大。但如果试了2、3次,也打了止痛药,关节还是回不去,就可以考虑麻醉(依规定需在开刀房进行)后再处理。因为患者疼痛时会不自觉地「对抗」医师的复位力量,不但造成关节复位的困难,若是患者骨质疏松,还可能因此骨折,因此麻醉后治疗比较安全。事实上,在急诊室中不乏原本只是脱臼,先去「乔骨」却把骨头折断的病例。有限度的活动,可助复元脱臼的关节复位后,疼痛就缓解一大半了,但仍需要一段时间复元,主要是让这部位拉裂的韧带得以愈合。因此这时需要限制关节活动、甚至加以固定,受伤韧带才能顺利愈合,通常上肢约需6周愈合期,下肢韧带较粗大、约需8~12周。儿童关节脱臼的治疗方式和成人一样,但比较快愈合。韧带愈合不良、不够紧致,会使关节显得松弛,未来可能再度脱臼,甚至演变成习惯性脱臼。因此韧带愈合期的保护很重要,一般会暂时固定关节,以免关节活动拉扯愈合中的韧带而干扰其愈合。但要注意:固定不动虽然有利韧带愈合,却可能导致肌肉萎缩、血块硬化沾黏。所以权衡利弊,可以采取「有限度的活动」策略,例如采用活动性支架或弹性绷带,让关节仍能小幅度活动。如果因为关节实在太不稳定、必须用像石膏等手段完全固定时,也要尽早拆除。